近期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让不少潜在买家思考,现在是否已经到了“房价触底”和出手抄底的时候。
环球邮报专栏作者Robert McLister近日发表题为”加拿大房价是否已经触底?“的文章,提供了一些线索。
McLister表示,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的平均房价来看,加拿大的均价已经从2月份峰值下跌了18.4%,一旦7月份的数据在月中公布,届时可能会下跌20%以上。但是,如果想要判断现在是否是抄底的最佳时机,专家称要看7个信号。
1. 买房时间
如果你是潜在购房者,你可能想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安全下水。这里会有一些线索和警告,需要注意的是,没人会预测未来,也无法精准确定房价的转折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房价的拐点会跟触底时间重合。
2. 你所在地区的价格
人们不能依赖平均房价来判断,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如果你看到平均价格暴跌,必须深入地挖掘。类似类型的房屋(例如四居室2层)是否售价更低?还是人们只是购买更多的公寓,从而拉低了平均价格?后者是目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高昂的抵押贷款利率会削弱人们的购买力。
经济学家称之为“成分效应。”平均价格也高的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它们经常受到高端豪宅销售的影响。一些超过$300万加元的房屋销售可以支撑平均价格。但是,当人们停止购买超过$300万的豪宅时,平均价格就会下降。同样,由于房贷更难申请,也会导致这种趋势。
中位数价格是衡量真实房价的更好指标,但它仍然也会受到成分影响,因为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中位数价格数据。由于某些房地产委员会的限制,CREA没有公布这类数据。希望之后能够有所改变。
由于大多数地区没有中位数数据,人们不得不依赖房价指数(HPI),这些数据可以从CREA、Teranet和RPS Real Property Solutions来获得。HPI比较相似类型的房屋,可以使价格更加准确。对于价格触底的迹象,当你注意到你所在地区的HPI开始拉平时,这可能预示着房价将向上逆转。
3. 房屋销售
由于房价飙升和买家的不确定性,房屋销售价格和销售额一直在暴跌。在许多情况下,卖家之所以将房子撤下,是因为没有接近他们预期的报价。
因此,当你看到房屋销售量开始趋于平缓,就是房价触底的迹象。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房地产委员会月报来获得。
4. 库存
当房子卖不出去时,库存就会堆积起来。待售房屋增多,人们越来越绝望,纷纷降价。还有人干脆把房子从市场上撤下。
好在,CREA认为多数市场没有恐慌性挂牌。但不确定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初的情况会怎样。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库存增长明显放缓,或者回落。通常房地局会提供这些数据。
5. 失业率
大多数人只要有工作有收入,就不用卖房。住房市场的崩溃通常以失业率大幅上升为条件,今天,加拿大刚刚公布7月失业率4.9%,继续保持历史最低水平。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强劲的就业市场不会永远持续。如果债券市场的预测正确,我们距离衰退还有不到18个月的时间。按照传统上两个季度GDP负增长的衡量标准,美国已经进入衰退。不过,美国今天公布的非农就业数字亮丽,失业率仅3.5%。
失业率至少需要上升0.5个百分点,才能开始推动与就业相关的房屋脱售,而真正的崩溃则需要上升0.5个百分点以上。另外,失业率上升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转化为房屋销售。
6. 利率调头
如果你在等待一个机会买房,要看以下三个指标:
央行结束加息的信号:可能在明年;
加拿大五年期债券收益率持续下降;
债券市场预计未来12至18个月会降息。
到这三件事发生的时候,由利率上升推动的房屋抛售将已经结束。
Robert McLister提到最后一点是:许多房地产投资者表示,他们在等着买便宜货,尤其是考虑到租金在飙升,以及移民带来的人口增长。
现在每一个在场外观望的认真的买家都在关注这些线索。如果你是一个潜在的买家,你也应该这样做。
另一方面,如果你误读了这些指标,错过了购买时机,只要你有长期的准备,就没有关系。这可能需要2年、5年或10年,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价值总是在增长的。
7. 本周房贷利率
最后,McLister提供了本周的房贷利率:尽管五年期债券收益率较6月的峰值暴跌80个基点,但商业银行并没有下调无贷款保险的五年期固定利率。
银行业人士解释这是因为融资市场的感知信用风险、流动性不足和波动性以及静态竞争。与此同时,有保险的5年期固定利率最低点,较7月份4.84%的峰值水平下降了40个基点。
疫情已是过去式!专家语出惊人:新冠病毒已无毒 | ||
2022-08-03 |
张柏芝为长子庆生,15岁Lucas六块腹肌酷炫夺目 | ||
2022-08-03 |
“全球十大宜居城市”北美三城上榜:全在加拿大 | ||
2022-08-05 |
CRA重拳打击房市逃税! 已追缴3亿,重点查5类人 | ||
2022-08-04 |
高度危险!加航AC8745飞行途中挡风玻璃突然破裂 | ||
2022-08-04 |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2.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