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媒体《Bunte》报道,“车王”舒马赫的妻子科琳娜不久前以250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了舒马赫的喷气式飞机后,再次以5800多万欧元的价格出售了车王舒马赫在瑞士的一处房产,折合人民币大约4亿多元!
据悉,这套物业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位于日内瓦湖畔,风景优美,设施齐全。是舒马赫每年出事前都会去度假的地方。而这几年科琳娜累计救助丈夫的费用,有据可查的已经超过20亿人民币!
这中间最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瑞士相关法律规定,舒马赫一旦去世,科琳娜将和孩子们继承舒马赫全部遗产!
但是科琳娜拒绝继承遗产,坚定选择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为舒马赫进行最好的治疗,一如既往的照顾着、陪伴着几乎成为植物人的丈夫。
其实,自舒马赫出事之后,老婆科琳娜就被推上前台,这位漂亮温柔的女子在大难当头时,表现出令人吃惊的从容冷静,且将对丈夫深沉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八年多的时间里,科琳娜从来没有一分一秒想要放弃,为了治愈丈夫,为了延长车王的生命,她不惜耗费巨资,甚至不停地变卖家产。
“他只是无法交流”
2013年12月29日,在全球民众都沉浸在圣诞刚过、喜迎曙光的日子里,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个滑雪胜地,发生了一场牵动了全世界车迷的意外——一名男子从高处滑下,由于速度过快,失去平衡,惯性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落差处摔下来的他,头部撞到了一块岩石,当场不省人事陷入昏迷。
人们看着从现场到医院,一群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就知道他绝非普通人。
是的!伤者来自德国,世界顶尖的赛车手,前16年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过7次F1车手总冠军,分站赛冠军更是数不胜数——他就是“车王”迈克尔·舒马赫。
从事发至今,舒马赫已经在人前消失了8年多。
有消息说,车王已经苏醒,且投入恢复治疗;也有人说他已经死了,只是没有举行葬礼、公开安葬。但舒马赫的妻子对这些消息从来不予置评。
这期间,最接近核心的消息就是,NetFlix的纪录片《舒马赫》在去年9月15日正式上线,当时法拉利副主席皮耶罗-法拉利谈及车王的状况,重申舒马赫的确活着,只是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沟通和交流。
皮耶罗-法拉利暗示,舒马赫在遭受灾难性脑损伤后的几年里经常被人说“好像他已经离世”,对此说法他予以驳斥,“我很遗憾我们今天谈论到他时,就好像他已经死了一样:他没有死,他还活着,只是他不能交流。”
也有消息显示,皮耶罗-法拉利也曾透露过:“舒马赫苏醒了,只是不能交流。”
但这个内容,科琳娜也同样未予置评。她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法守护丈夫。
在纪录片中,儿子米克-舒马赫说到父亲时,这样说道:“我认为爸爸和我,我们现在会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理解。因为我们说一种类似的语言,也就是赛车运动的语言。而且我们也有很多话题可谈。这就是我大部分时间的想法,想到这里我都觉得很酷,就是这样。”
《太阳报》评论道:这是难得的对舒米家庭内部的一瞥,尽管没有透露太多,但感觉很亲切,也很令人心碎。
家中配备顶级医疗团队
为了让丈夫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隐私的治疗环境,科琳娜在自己的家里花天价建立了顶级治疗室,配备了全球一流的治疗设备、治疗药物和治疗团队——单单是护理小组就超过10人,5+2、白+黑,24小时护理自己的丈夫。
为了维持庞大的开销,科琳娜卖掉了不少物业,也卖掉了多辆豪车和丈夫曾经出事前刚刚买的私人飞机。
直到今天,依然又很多人觉得奇怪,舒马赫是著名的F1车王,出事前个人资产已经达到6.5亿欧元,而且舒马赫的家人也是德国当地有名的富豪,以他们的财力,应该完全可以支付治疗费用,不至于依靠变卖家产维系。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德国大部分地区的法律和瑞士差不多,除非账户持有人死亡,否则资产必须在持有人签署授权后才能变现。也就是说,即使舒马赫的妻子科琳娜,想以他的名义使用资产,也必须由舒马赫,签字同意。
但是重伤之下的舒马赫显然无法完成这些,所以他名下的巨额财富基本上是受法律保护的,即便对于科琳娜,也只是一堆数字。有当地医生建议科琳娜同意为舒马赫实施安乐死,科琳娜坚定的拒绝了!
为此,科琳娜不得不卖掉自己和孩子持有的,以及和丈夫共同持有的,但是她能有权处置的那部分资产,以挽救丈夫的生命。
尽管事实显而易见,科琳娜越早放弃丈夫的生命,就能越早掌握巨额财富,但是她从不考虑放弃舒马赫,宁可放弃万贯家财。
所以说,舒马赫最大的成就绝不是F1赛道,而是娶了科琳娜这个即便奄奄一息、即便生死一线、即便机会渺茫,也不妥协、不动摇、不离弃的好老婆。
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沉船!著名景点载26人观光船沉没,包括两名儿童 | ||
2022-04-23 |
自由往返有望?中国将加拿大列为“低风险”国家 | ||
2022-04-22 |
舒马赫妻拒绝继承遗产,再卖豪宅!8年耗资20亿 | ||
2022-04-27 |
捐款买豪宅,6天净赚$270万!BLM领袖遭揭露暴怒 | ||
2022-04-27 |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2.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