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清明上河图》的惊天秘密 … | |
(《时光故事》第16期 20210508) | |
《时光故事》油管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U2WSefxD318PvJvuwCmSw 欢迎大家回到《时光故事》,今天我们来说说隐藏在《清明上河图》的惊人秘密。稍微对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清明上河图》。它是出自北宋末年的一幅百科全书式的千古巨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无价之宝,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著名画家张择端在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授意之下,绘制了这幅《清明上河图》,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繁华盛世,也记录了宋徽宗在北宋首都汴京城内布下的奇局。这里所说的汴京城,也叫汴梁城,指的就是今天的开封。 近千以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做了很多研究,对其中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琢磨。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以及店铺杂货都不放过。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来自学术界的另一种观点正在被更多的人接受——看似繁华热闹的汴京,实则暗藏着波涛汹涌的隐忧。 曾有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指出,《清明上河图》中诸多细节都能表明,北宋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已经走入绝境,北宋社会潜藏着尖锐的矛盾和危机。因此,有人认为张择端绘此长卷时,也有向宋徽宗皇帝谏言的意味。 在曾轰动一时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一书中,作者冶文彪徐徐展开了宋徽宗在汴京布下的千古奇局:祥和之中风雨欲来,贩夫走卒之间,埋伏着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人物,一股诡异沉重的气氛,弥漫在汴河上下。 回顾当时的北宋,早已阴云密布,金国、辽国虎视眈眈,方腊又在南方造反,臣服多年的高丽国蠢蠢欲动,各方势力剑拔弩张,大军在各地集结,细作、密探、杀手早已埋伏在汴京城内各处……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这本书中,作者利用细节考据和逻辑推理,将画卷中814个人物都赋予了姓名,使得他们在历史的今天原地复活。 据说,《清明上河图》刚刚完成,金国大军就侵入汴京,杀人焚城,汴河上下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繁华一夕扫尽。 没过多久,图中814个人物生死两隔,他们有的在当日即烟消云散,有的死于后来的战火,还有的活了下来,却也身不由己被卷入汹涌的历史波涛中。 虽说当时的北宋只是表面上繁荣,实则危机重重,败象已现,但《清明上河图》在一定程度却真实展现了北宋的经济状况和发达程度。大家都知道,北宋号称中国古代最富饶的朝代,据称宋末时,中国人均GDP都已有600美元,而同时期的欧洲,人均GDP仅为439美元。而800多年后1995年,中国人均GDP也才刚刚超过600美元。 画家张择端擅长画城郭、桥梁、舟车、市肆,这在《清明上河图》中便可见一斑。这幅长5.287米、宽24.8厘米的画卷中就充斥了大量的房屋、桥梁和船只。比较常见的据统计数据是,画卷里除了814个人物,还有28艘船、30多栋房屋、170多棵树以及60多匹牲畜。 而且,张择端笔下的近千个人物都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神情外貌和衣着打扮,很难从中找到高度雷同的人。所以,仅凭肉眼看《清明上河图》可能会错过很多细节。于是,研究者将画卷放大10倍来观察,就从画中的细节中发现,宋朝的发达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比如,研究者们就从画中店铺林立的街道、宛如飞鸿的拱桥、往来频繁的货船等等印证了北宋时期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和发达的商业文明。以及,900年前中国社会最火的行业。 《清明上河图》中其实蕴藏着大大小小近百个行当,几乎囊括了今天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当研究者们将画面放大后惊喜地发现,北宋最火的四大行业居然是饭馆、诊所、算命、和旅馆。 中国人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吃”往往是第一要义,任何时代皆是如此。 总览整个《清明上河图》,汴河两岸和沿街的建筑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饭店。曾有人统计称,画中约有45家经营餐饮的店铺。其中不仅有摆几张桌椅板凳就开张的低档“路边摊”,还有二三层楼的高端酒楼。 只见画中的一处高档饭馆,登高用餐,风景极佳。阁楼包间里数位雅士正在推杯换盏,窗下青松郁郁葱葱,既能雅致赏景色,还能一饱口福;位于码头的一处“大排档”,也将北宋时期的劳工生活细致地展现了出来。劳工正在搬运货物,忙活完后,也许就能在棚下点些简单吃食填饱肚子。 那些衣着华贵的有钱人在酒楼预订雅间,普通民众吃吃路边小摊,而囊中羞涩的只能站在酒楼门口流口水。由此看出,当时的社会生态似乎与现代并无二致。 或许令你想不到的是,那时候的餐饮行业竟然已经开始流行送外卖了。现在点外卖的人大多是不想做饭的上班族,北宋也一样,《东京梦华录》就说“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刚才也提到,北宋饭店分高中低三档:高等的叫“正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豪华饭店,不提供外卖服务;低档的称“分荣”,就跟街上的路边摊一样,可以做外卖;还有中等饭店叫“脚店”,脚店的外卖可以让店家送过去,也可以自己来取。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终还提到了多种可以点的外卖:鸡羹、猪大骨清羹、煎肉、大熬虾、冻鱼、煎鸭子、醋鲞、素骨头面……品种相当丰富。 而且,当时还有送餐的外卖小哥,《清明上河图》中就画了一个外卖小哥,他出现在“脚店”附近,应该是那家饭店的店员。虽然当时没有塑料饭盒,但却有更环保保温的“温盘”。温盘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薄下厚中间空,从顶部注水孔灌热水用来保持盘中饭菜的温度,等装好之后,外卖小哥再把温盘放进食盒里就可以送餐了。 宋朝几乎全民点外卖,连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也爱点外卖。据说,隆兴年间一次观灯节,赵昚点了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送进宫来,这两道菜很合他口味,他一高兴就打赏了1000文铜钱作小费。 赵昚的父亲赵构也很喜欢点外卖,他有一次微服出访,无意中发现民间的饭菜比御膳房的更好吃,就爱上了民间饭菜,回到宫中便点起外卖,赵昚给他请安时,两个吃货碰到一起就时常交流哪家的外卖好吃。据说,他们还把那几个常点外卖的饭店老板吃成了有钱人。 “民以食为天”,一张《清明上河图》让我们见识到了中国人是有多爱吃。看来如今的外卖业如此发达并不奇怪,毕竟是从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行当。 除了吃,中国人最在意的就是健康和养生了,这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而在近1000年以前,中国就有“专科诊所”。 《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丞家”,便是一家诊所,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医肠胃冷”,表明这家诊所还兼营药店,专治酒食所伤的肠胃病专科。诊所门前还有两个妇人,据称她们是为醉酒的丈夫买醒酒药的。 故宫博物院有研究员人员介绍说,张择端画这个情景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体现当时饮酒成风的社会风气,虽然这个风气不值得提倡。专科诊所兴起的背后,是北宋酒患泛滥的社会现实。 另外值得一提是的,数学史上的疑难问题——“算盘”的出现年代,也曾通过《清明上河图》有了实锤。 算盘,是一个最早的计算器。历史记载,宋代就有了算盘,但只是文献记载,曾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编造的,因为无实物证实。直到一位数学研究者和一位美术师一起看《清明上河图》时,才有了这个重大发现:在“赵太丞家”店内的柜台上,摆放了一把算盘。这说明,早在北宋时期,算盘就已经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中被普遍使用了。 除了专科诊所,老百姓要是有了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也会找“赤脚医生”“游方郎中”看看。画里的街道边上,有位长须老者盘腿而坐,面前摆着狗皮膏药,桌边围满了求医问药的百姓。可见,江湖郎中的地摊儿生意火爆。医生永远是千百年来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当人们酒足饭饱、身体健康之余,就会对寿命和运势有所谋求和期待。于是,算命问卦因应市场需求,成为北宋民间蓬勃发展的一种行业。 《清明上河图》中还有一处人声鼎沸、生意爆棚的地方,就是悬挂着硕大“解”字店招的算命摊,十几个考生排队抽签卜卦前程。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算命问卦的小摊,散落在汴京的大街小巷。 最后一个火爆的行业就是旅馆业了。虽然当时还没有现在的宾馆、酒店一说,但供行人歇歇脚的客栈也成为热闹的大街上耀眼的行当。 《清明上河图》中“久居王员外家”,正是给过往入城者提供住宿的一处旅馆。有研究者指出,“久住”是宋代旅店业的广告用语,意思是“这里很舒适,值得长久居住”。从画面可以看到,旅馆门口,还有一个“门童”在招揽客人。楼上小屋内一名帅气小生正在刻苦读书,据称这反映了画家张择端900年的求学生活。 这似乎验证了所罗门传道书上所说的,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也勾起了你对《清明上河图》的兴趣呢?如果将来你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不妨亲自观察一下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些细节,说不定你还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呢。欢迎大家随时与我们分享。 《时光故事》油管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