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郭歌华
温哥华,人类的沙拉。
之所以称温哥华是人类的沙拉,而不是人类的熔炉,其原因是:大温地区三百余万人口中,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仍保持着各自原来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绝对没有入乡随俗,融入当地,把自己当成温哥华人。哈耶克说:人人都向往的地方不是天堂,也是食堂。确实,各国移民真的把温哥华当成了公共食堂,享用着当地政府提供的食物,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当移民被问是哪儿的人时,移民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说出母国的名字,而绝不会说自己是加拿大温哥华人。
诚实地讲,来到温哥华,移民没有归属感。新移民觉得自己是到温哥华出差,四处闲逛,猎奇之后,好来好走,一切随意;老移民认为自己是在闯关东,出西口,努力挖金,积极分肥,心里完全放不下原来的“家”,随时准备着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更有甚者,把温哥华当作客栈,找机会南下捞大鱼。
为了弥补内心思祖国,念家乡的空虚,各国移民显示了内聚性,自然依偎团居在自己民族为主的区域,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沙拉块内,在自己的乐园过着熟悉的生活,唱着熟悉的歌,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百花齐放般地改造着温哥华。南亚(印度)人盘踞在Newton, Surrey;Hanin Village居住着大量的韩国人;原住民悠闲地生活在保留地;老白人栖息在大都市的郊区,乡下;我们华人移民则占据着Richmond,Burnaby等地。
何为华人?顾名思义,中华民族之人。所谓中华民族一词不是一个学术名词,而是在元,清两次三百五十余年彻底亡国后,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由晚清梁启超首次提出的一个极具民族主义特色的政治概念。现在,华人的概念不只是指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而且包括那些从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印尼,马来,越南等地移民来温哥华的原籍中国的人。
从九州到五洲,从神州到美洲。华人登陆温哥华最早可追溯到1788年,有华人跟随英国海军从澳门到温哥华来谋生。第一批群居在温哥华的华人是1884年,比温哥华建市还早两年,这一百多华人在温哥华地区的布拉德内湾 (Burrard Inlet) 作伐木工人。
斗转星移,日月穿梭,一百多年过去了,BC省现在的人口虽在加拿大名列第三,但它的华人比例却高居第一,超过10%。至于温哥华,更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成为华人移民的首选地,是加西最大的都市,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并列为北美大陆西海岸的四大都市群。目前,加拿大共有华人二百多万,其中大温哥华有五十余万,占大温哥华总人口的20%,其中,Richmond华人比例超过50%,Burnaby,30%,Vancouver,25%,Coquitlam,20%。
与北美其他地区一样,最初移民温哥华的华人主要是广东人,香港人,约占华人总数的50%,故粤语先入为主,成为大温哥华地区华人使用的主要汉语。从2012年起,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人数超越来自香港的,成为华人移民的主要来源地,以至于现在说普通话(mandarin)的华人人数快速增加。居第二多的是台湾的移民。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Dan Hiebert 在2013年研究预测,到2031年,温哥华的华人人口将达到80.9万人,增加的绝大多数是说普通话的大陆移民。
从大航海,发现新大陆开始,人类择良地而居,开始环球迁移。世界发生巨变,哪一个富家没有创业史?哪一个穷人没有血泪帐?每一个移民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每一个移民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其过去的经历,地位,地域,眼界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其当今其在温哥华的生活。虽然都是华人,但却泾渭分明,老华侨,新移民,香港移民,广东移民,大陆移民,台湾移民(蓝绿)各有不同,他们唯一的共同特点是互不信任,少有来往。因此,有必要重点谈几类。
按照时间顺序,华人移民首推是一百五十年前的华裔劳工。那时,为了修建到温哥华的太平洋铁路,约一万五千名华人劳工背井离乡来到加拿大,其中五千华工长眠于铁路旁。有人说,每一个铁路枕木下都躺着一个华裔劳工。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彰显了修铁路时的条件有多么艰难和凶险,绝不亚于当年秦始皇修万里长城。铁路修好后,有几千华工没能返乡,留在了温哥华。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后代已经完全成了加拿大人,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当年公司的一个同事由于长得和蔼可亲,对人彬彬有礼,与他关系融洽,一次问他是哪儿的人?他很惊讶,说:“I am Canadian。”后来知道他是当年华工的后裔。事实表明,要想从内心里认定自己是加拿大温哥华人,需要几代人的磨合。
修铁路的华工主要来自广东沿海。对广东来说,这些华工只是众多海外谋生移民中的一部分。从鸦片战争,“广州十三行”时期,广东人有移民海外,下南洋的习惯,这与北方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形成南北呼应。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正是与先进文明的接触,广东人的文明程度要比内地的高,以至于广东后来成了革命的中心,北伐的出发地。
还有,近代,社会动荡,内地人南下,从广东进入香港,后辗转到温哥华。我邻居的老父亲是六十年代末渡河到香港的。老人七十多了,谈起当年的事,清晰,详细,栩栩如生。下乡到农村,吃不饱,偷老百姓的东西吃,被抓住,吊打,人生落魄不如狗,没办法,打不死就跑。穿着破裤衩,前边露着杆子,后面露着眼子,泅水到香港,后辗转到了温哥华。那时的加拿大没有什么枫叶卡,也没有landing paper,糊里糊涂成了温哥华人,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老人感慨:喜儿逃离家乡,乡亲们不会同情她,会齐声谴责她不爱家乡,忘恩负义,背叛祖国。
香港,曾经是华人移民温哥华最多的地区。由于同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有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九七前,香港人选择的移民地是温哥华,其中不乏名流雅士。他们在温哥华买房筑家,建设新农村。那时的香港人开着奔驰,宝马去打“泪伯工”,惊傻温哥华本地人。他们给温哥华带来了东方文化,不同的生意经,繁荣了温哥华,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现在在Richmond很多商业地段都留有他们的痕迹。后来香港人有回流的趋势。近年来,他们又开始回归温哥华。一个地产经纪朋友说,找他买房的香港人最近多了起来。一次在Home Depot买东西时遇到一个香港来的staff,他控诉他的大陆同事如何欺负他。我劝他:祖国统一,祖国强大,对香港是有好处的;祖国好,香港才能好,我们都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自豪。他仰头看着我,愣愣地发呆,廋小的身体有点发抖,好久没敢说话。当我要离开时,他喃喃地说:“你为什么要移民!?”
再谈谈台湾移民。台湾人和大陆人,一母同胞,移民温哥华的时间也差不多。二000年陈水扁上台,台湾移民迎来一个高潮,他们涌进温哥华,在Surrey有一个台湾村。一个台大教授的妻子,温良恭俭让,很有传统的教养,为了孩子,移民温哥华,说拿加拿大护照有必要。儿子离开台湾好多年了,一次没回去过,而她本人每逢选举就回台湾。由于其父是黄埔十几期的毕业生,故她坚称自己是中国人,但绝不愿意统一。有人讥笑她:你们国民党和我们是一家人,都是苏联共产党养大的,你们是右派,落后的,反动的,所以虽有雄兵八百万,但仍输给了我们。她显得尴尬,承认国民党是有些问题,至于大陆和台湾,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肉和肉不一样。有人告诉她:国民党的基础就有问题。国民党是一个俱乐部式的帮会政党,其创始人和核心精英多是处于社会底层,为生存,为生活挣扎的无耻,无德,无钱的丐帮人士,没有政治纲领,远大理想,明确的思想,最高的目的;其成员多是怀着个人私利,逐利而动,混入党内的社会渣滓,其唯一的目的是通过投机取巧,苟且地在社会底层鬼混下去;其组织松散,互斗内讧,争权夺利,见风使舵,见利忘义,天真散漫,无心无德,是非不分,投敌抗己,个人利益至上,毫无内聚力;从孙中山,黄兴开始,国民党就窝里斗,内耗,乌合之众,不成大器,前后出现了大大小小多少个卖党卖军卖国家的汪精卫,人民不会答应你们的;在大陆你们输给共产党,在台湾你们输给民进党,不应该反省自己吗?
她和另一个来自高雄的台湾人搞得不可开交,视如水火。高雄人说老蒋总统当年带了二百多万人到台湾,改变了台湾的人口结构,但其仍不思悔改,还搞大陆时期的那一套。他们内战内行,腐败无德,不知道是恨台湾人,还是恨民进党,也许是本性所致,干了一系列让台湾人不耻的事。烂泥扶不上墙,扶不上墙啊!狗就是狗,改不了吃……。
大陆人移民温哥华是九十年中后期开始的,二000年后趋势越来越猛,逐渐形成产业。前期以技术移民为主,其后投资移民的比例越来越高。
历史的规律,革命起于广东,沦陷始于东北。九十年代,重工业基地东北出现了倒闭潮,大量工人下岗,惨淡宛如1929年。那时,国家三个正部级企业有两个在东北,工业学习的榜样也有人下岗。大量的技术工人,高级科研人员,下岗待业,生活没着落,秋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移民公司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公司建在街道上,工作做到心坎上,描绘着加拿大的美景,憧憬着温哥华的未来,鼓励人们海外淘宝,东北移民发扬祖先闯关东的精神,心若在梦就在,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号称中国芝加哥的沈阳,有一家研究所,主要科研人员在移民公司的鼓动下,移民到了加拿大,单位领导夜下追人到温哥华。金融危机前,石油涨到一百四十多块一桶,Alberta的油砂公司来了一批技术人员,待遇好得让他们瞠目结舌,觉得自己到了天堂。追来劝他们回去的领导看到同志们的情况,就放心了。为了与同志们同甘共苦,决定留下来与同志们共同拼搏。后来,有人来到了温哥华。在South Surrey一个家庭Party上,我亲眼看见一个人炫耀他当年在油田当电工的经历,钱多得让他不知所措,故有底气搬到温哥华,卖了几套房,过起了半“二溜子”生活。从他脸上洋溢着的喜悦可知他现在的幸福程度绝不亚于刚刚移民温哥华国内土豪们的。他感慨,他真知道了什么是新时代的淘金热。
北京人移民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高学历的北京人大部分不是北京本地人,而是外地上学留京的,因此北京的移民多是祖籍外地的北京人。北京人出国开始走的是考TOEFL,GRE,拿奖学金的路,后来也成批加入移民大军。
当年出国到了癫狂的地步,新东方,上海前进等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力学所成了新东方的办公室;中科院大礼堂是出国圣殿;学校技物系大楼租给新东方当教室,那可是两弹一星主要的科研基地,内称“二百号”。俞敏洪是最耀眼的明星,他的GRE词汇一书成了新的红宝书。为了顺利参加TOEFL,GRE考试,老师善解人意,把正常的教学调整到考试后的周末上。
羁旅归国,常怀危惧。爱国,河北高考的前几名,标准的“三北”生,出国后,辗转来到温哥华,在一家科技公司当实验室manager,也算是学有所用,人尽其才,失落感不算强烈。他说移民到温哥华最大的“得”是生了一个儿子,使他好事成双。偶尔他也后悔,当年,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在关键的时刻搭错了车,要是知道现在当老师能这么有钱,就不会移民温哥华了。哀叹自己思想不纯,意志不坚,在革命就要胜利的前夕,当了甫志高。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又河东,前段时间回了趟国,回来更是感慨万千。
老婆怒斥:别人当校长,你就能当?别人当院士,你就能当?如果努力工作能当院士,那院士多得天安门广场都装不下。一将功成万骨枯,光看见混得好的了,任何盛世都是成堆的尸骨堆砌成的。学校不缺院士,缺的是真正的科研人员。为了生活,妓女出卖身体,人民出卖劳力,知识分子就得出卖尊严。别觉得自己如何,到燕园看看,哪个比你差?祖国建设你不在,现在想回去,就算人家原谅你,你自己也没法原谅你自己。现在回国的都是有成绩的世界名人,文有冯友兰,理有杨振宁。知足吧,看你现在住的房子,比燕南园的洋楼都阔气。
一顿劈头盖脸,不考虑时间因素的歪理邪说,但,从此再不敢造次。老王哀叹:回不去地方的才叫故乡,离开了才觉得舍不得;考大学,只有在考上那段时间风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目的是打工,不是做主人。在国内受领导的气,出国受洋人的气,自己还装清高,好一个可怜的孔乙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莲英逛青楼,,要脸的人最后都没了脸,人忙活一生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有钱人,有权人,有名望的人,但事实是绝大多数人没能达到目的。
也许是个规律,失意的人总爱炫耀过去的辉煌。教堂合唱队教大伙唱歌的老师来自和平里北口中央乐团,她常说如果自己当年不出国,就会如何如何,现在唱歌成了她的业余爱好,追忆往昔的途径。大伙听惯了祥林嫂,撇撇嘴,一笑了之。哪一个华人移民没有一本奋斗史,血泪账?
福建移民是一个特例,据说福建曾是大陆移民最多的省份。一次和一个同事聊天,问他是哪个省的?他不好意思说是自己是福建人,但反复强调他绝对不是偷渡客,是名副其实的技术移民。当时我没明白他的意思,后来才知道他强调的意义。其实福建人很能干,温哥华好多超市是福建人开的,听说Richmond丰泰超市的创办人就是福建人。
武汉,上海,天津,四川等地的移民也不少。移民故事多,下次再聊。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